• 2020疫情下半場 萬達恒大房企酒店的不同“活法”

    疫情對于酒店業的影響,還在持續。高端市場,國際9大品牌門店紛紛撤牌關門,國內多個單體酒店項目尋求出售。 7月30日,萬達酒店發展宣布芝加哥地產項目已售,凈收9400萬港元;7月7日,恒大集團200個待售商業資產清單出現在網絡上,其中包含酒店項目37個;3月27日,融創中國創始人孫宏斌宣布將處置部分資產,包括文化旅游、酒店和商業資產…… 即便是房企巨頭,在2020年下半場,也不得不選擇甩賣酒店資產抗“疫”。然而,看似減負背后,卻蘊藏著不一樣的“生”與“機”。 下面跟隨勃朗酒店設計公司小編一起去看看萬達恒大等房企巨頭的酒店業務不同“活法”!

    碧桂園鳳悅的下沉野心 

    2020年上半年,碧桂園銷售金額3722.9億元,穩居榜首。 

    4月20日,碧桂園高調宣布鳳悅酒店及度假村成立,囊括了碧桂園鳳凰、碧桂園假日、鳳悅、鳳頤、鳳悅輕尚、碧熙、碧嵐、鳳祺等8個酒店和服務式公寓品牌,全面進軍中高端酒店市場。 

    6月23日,鳳悅酒店及度假村宣布成為希爾頓集團旗下希爾頓惠庭酒店品牌在中國的獨家戰略合作方,全權負責該酒店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開發、籌建、運營和管理工作。 

    自此,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碧桂園就完成了酒店集團的分拆獨立、5大新品牌的亮相以及與全球酒店集團的強強聯合。 

    顯然,拆分意在去“碧桂園”化,多品牌運作旨在提升輕資產運營能力,要達成的最好方式就是本土實踐與國際經驗的結合。 

    在絕大部分房企選擇縮減酒店版塊投入時,“現金流”強大的碧桂園開始涅槃重生! 

    萬達酒店的輕資產突圍 

    顯然,在酒店市場,不止碧桂園在主動出擊。自2017年出售77家酒店資產后,萬達酒店的業務并未停滯,反而以“輕資產模式”持續擴張,且數據表現可圈可點。 

    目前,萬達酒店及度假村擁有奢華酒店-萬達瑞華、豪華酒店-萬達文華、高端酒店-萬達嘉華、高端優選酒店-萬達錦華、超中端酒店-萬達美華以及中端酒店-萬達悅華等六大酒店品牌,已開業門店93家,籌建及待開業160余家。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也沒有阻擋住萬達的拓展步伐:成都融創萬達嘉華酒店8月1日開業,丹寨萬達錦華溫泉酒店5月30日開業,庫爾勒萬達錦華酒店3月5日試營業… 

    隨著芝加哥項目的出售,萬達海外資產已全部清空,這對于萬達酒店發展而言顯然是利大于弊。據悉,等所有酒店全部開業后,萬達酒店覆蓋的城市將超過140座,全球化品牌輸出將是必由之路。而那時,一個全新的“萬達酒店”,或與世人見面。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在賣完重資產項目后,萬達酒店能夠憑借輕資產活下來! 

    佘山世茂洲際酒店.jpg

    恒大減酒店不如增服務 

    恒大酒店的擴張并不像想象的那般低調,其自營酒店項目開業和籌建超過50家,同時還并購了杭州法云安縵、麗江大研安縵、成都瑞吉酒店等一批優質國際品牌托管項目。 

    顯然,恒大酒店的發展一直是以“重”為基礎的,一方面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度假酒店+房產增值”的營銷價值,另一方面其則試圖通過“大三元酒家”等跨界品牌進行聯動經營。 

    這次酒店資產被擺上貨架,與其單一品牌的發展不無關系:一是項目高度依賴于恒大文化旅游城,逐漸成為其標配和附屬品;二是同時限制了產品的延展,使得多個酒店會因為地產項目的停滯不前而面臨關停風險。 

    據悉,目前恒大酒店自營在營項目15家,最近一家店于7月開在啟東,這些門店均位于城市周邊或者縣域偏僻位置,更像是一家家“養生”酒店。 

    疫情下,全民康養意識得到極大提升,恒大酒店能否從中找到一些機會,升級相應的產品與服務,來贏得更多的用戶買單? 

    融創等一批房企酒店的煩惱 

    融創酒店的愿景是打造源自中國、傳遞亞洲活力的國際酒店品牌,希望打通泛住宿業務規劃、籌建、運營、改建、退出的全產業鏈模式,既做甲方、又做乙方。 

    截至目前,融創酒店已開業或計劃開業的融創文旅城及非文旅城項目擁有近70家酒店,經營超過20000間客房,體量已經達到一定級別。 

    但是,作為融創旗下第一個自營酒店品牌,堇山僅在廣州開業一家,好評主要圍繞環境、餐飲、性價比等關鍵詞,但衛生和服務的差評顯然已經影響了部分消費者前往體驗。 

    收購的萬達重資產酒店項目還未徹底“消化”,輸出的品牌首店又遭遇褒貶不一的聲音,融創酒店的發展之路還很長。 

    其實,不僅是融創,金茂、金地、萬科、保利、中海、綠城等前十房企均有酒店布局,且多選擇與國際聯號合作。但是,脫穎而出的世茂、綠地、萬達等案例告訴我們,輕資產的獨立自營品牌才有出路。 

    因此,“融創們”的煩惱,并不是賣幾個酒店物業,而是該不該堅持做酒店? 

    除了房企集團,華天、海航等國企央企也在變賣資產,“重資產”似乎一夜之間被高端酒店品牌拋棄。 

    在全球商旅大環境不明朗的當下,“活下去”始終是酒店行業的核心關鍵詞。有人選擇外賣燒烤,有人選擇抄底投資,“變”才有機會,“不變”只能等死。 

    其實,高端酒店市場缺的并不是多幾個玩家,而是期待順應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的產品與服務,這些才是品牌的價值所在,也是立命之本!


    版權聲明:新聞咨詢欄目是編輯整理全球前沿設計風尚和行業動態作為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簽:   疫情后高端酒店行情 酒店如何活下去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