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嘲的高端民族酒店品牌 上海J酒店設計賞析
疫情后諸多酒店陸續開業,不乏知名酒店品牌下沉三四線城市,也有諸多城市地標酒店。但有一家酒店開業后卻爭議頗多,多家名師聯手歷經十年打磨,卻在開業后被群嘲。今天勃朗酒店設計公司小編就與您一起去探探究竟吧!
2010年,在上海中心頂端建設世界最高酒店的設想孕育而生,并很快進入實踐階段。為了支持民族品牌,上海城投集團放棄與世界知名酒店品牌合作的捷徑,最終選擇了錦江國際集團自創的“J”品牌。J品牌的取名來自“錦江”的首字母,亦有“杰出”之意。
錦江國際十年磨一劍,終于在2021年6月19日迎來了 J 酒店上海中心的開業。J 酒店上海中心位于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高樓的上海中心大廈的頂端,其最高樓層位于 120 層,超過 556 米,酒店大堂位于 101 層,垂直高度約 470 米,是目前全球最高酒店之一。
作為 J 品牌的第一家旗艦店,J 酒店上海中心旨在打造一家展現當代藝術美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奢華酒店,希望在上海這個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解讀本土文化對自身與世界的理解。
中國自主打造的高端民族酒店品牌
J 酒店的室內設計由知名作家、編劇侶海巖主導,并由著名設計師 Robert Bilkey 和 Oscar LLinas 創建的 R&O 設計事務所擔綱,這也是 Bilkey 在世時的收官之作。作為中國自主打造的高端民族品牌,石庫門、玉蘭花等元素被用于J酒店設計之中,漆雕,琉璃和琺瑯等中國傳統工藝亦隨處可見。
沿著酒店前庭經過 6 根水晶羅馬柱,再穿過高達8米的上海石庫門,乘坐高速電梯直達 101 層,隨著夾絲玻璃的走廊墻面和金屬鏡面的天花構建而成的時空“天橋”便來到了酒店大堂,由法國藝術家 Pauline Ohrel 女士用金屬絲手工編制的芭蕾舞者,如云中仙女般歡迎著每位來訪者。
同時,酒店內陳設有上千件出自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之手的藝術作品。羅旦的《平衡》、任哲的《坐觀云起》、廈航的《活塞》、楊洋的《凝》、張周捷的《MESH》……不同藝術品之間暗含關聯,分布在酒店各主要公共區域。
酒店共有 165 間客房,其中包括 34 間套房,客房分為新中式和現代時尚兩種設計風格。
新中式風格客房采用亭臺樓閣浮雕圖案壁紙,房間內皮制面多寶閣電視柜、琉璃面的翡翠色茶幾,沙發面料上的龍紋圖案、手工吹制的玻璃花卉床頭飾品、唐三彩風格的擺件、鑲嵌整塊玉蘭花圖案的琉璃背景墻,均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
時尚現代風格客房中,設計師運用玉蘭花水晶玻璃和夾絲玻璃構造布局,客房內設有金銀絲線編織的床頭天幕、水晶玉蘭花雕刻的燈具以及意大利水晶玻璃電視柜。躺在窗邊的玉蘭花瓣型的浴缸內,可將浦江兩岸風景盡收眼底。
此外,入住 J 酒店上海中心的每一位客人都享有專屬的J酒店私人管家服務,他們會根據客人的喜好和習慣進行定制化的服務,全天候響應需求。公眾號 Hotel Share 的主理人 Air 在開業當天就自費入住了酒店,對于這里的服務他評價頗高:“經過多年的籌備和半年的試運營,我在 J 酒店開業當天的體驗中幾乎沒有找到任何服務上的問題,管家服務在細節上也做的很好,西式客房的設計風格和格局都很新潮,尤其是浴缸的位置帶著度假感,建議提升基礎房的吹風機、體重秤的品牌,畢竟房價擺在那里。”
餐飲方面,J酒店上海中心擁有七家各具特色的餐廳和酒吧,包括天之錦、錦上田舍日餐廳、錦筵中餐廳、上海101意大利餐廳、大堂酒廊、弋酒廊和提供多樣西點和小食的錦味坊。
天之錦餐廳位于上海中心大廈頂層第120層,距離地面556米,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景觀餐廳,正在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位于104層的錦上田舍日餐廳主推懷石料理和日式鐵板燒。錦筵中餐廳位于酒店103層,提供純正粵菜。上海101餐廳提供意大利南部和地中海美食。101層的大堂酒廊和84層的弋酒廊是供客人小酌的場所。錦味坊位于酒店一層,主打各式咖啡飲品,提供便攜式美食。
對于高端酒店而言,簡單即高級?
J 酒店作為中國自主打造的高端民族品牌,從籌劃到問世都備受關注。酒店正式開業后,人們對于其室內設計的評價更是褒貶不一,飽受爭議。
此前曾參與競標的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簡稱CCD)則被不明所以的網友誤傷,網絡謠言四起,對此,CCD 總裁胡偉堅向界面新聞澄清道:“首先,我們很高興J酒店作為民族品牌在亞洲第一高樓開業落成。我們感到可惜的是沒能參與這個酒店的設計,唯一遺憾的是CCD努力爭取不夠,沒能最終接手這個民族品牌的設計任務。”對于大眾此次關于酒店設計的關心和討論,胡偉堅認為,這對整體設計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好事兒。
在上海這個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打造高端民族酒店品牌,處理好當代藝術美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是必由之路,因此,胡偉堅講述了自己對于高端酒店如何表現中國風的理解。他認為中國風的表達方式不是唯一的,不是僵化的,大紅大綠亦好,自然禪意亦好。“中國是一個很包容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無論是氣候、地理、人文,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跨度很大,非常多元化,每個地方都各具特色。所以,表現中國風,沒有教條的形式。”
但是,此次網友對于 J 酒店的吐槽也都集中于其“新中式”的表達方式。飛客網上親自去體驗過的網友評論J酒店是“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放飛自我的作品”,“沙發顯得很老氣,仿佛寫著‘我是錦江’,并沒有展示品牌文化的內容,這就弱了很多。”對于酒店入口處的石庫門設計,網友甚至吐槽道“這石庫門太嚇人了,這不鬼吹燈的陰曹地府嘛”。“土”、“老氣”、“欣賞不來”更是成了諸多網友對于 J 酒店的初印象。
面對網友對于 J 酒店室內設計的諸多吐槽,飛客網市場總監 Roy 將原因歸結于大眾對于“高級感”的審美差異,“J酒店的設計少了如今被認為高級感的簡單和留白,一味的充斥著堆疊的‘新中式’元素。”Roy 進一步強調,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文化自信固然重要,但表現形式還需多加斟酌。“酒店的整體設計的確頗有一種對中國文化末學膚受的老外設計出的樣子。”
同樣建議大家親自來體驗的 Air 也對酒店餐廳的設計評論道:“關于設計這一塊尤其是中餐廳和一些藝術品的搭配,顯得整體空間太滿太雜了,缺少了奢華酒店應有的留白和質感。”
顯然,對于部分人而言,簡單就意味著高級,但胡偉堅認為,簡單或復雜與高級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并借用香奈兒對奢侈的定義來解釋高級。香奈兒曾言“奢侈是舒適的,否則就不是奢侈。”胡偉堅亦將舒適納入高級的考量之列,“我們的居家生活,是隨意的,舒適的,但是算不算高級呢,高級是不是就要端著呢,也未必如此。”
公眾號“樊森的酒店Lab”主理人汪詩原亦反對從設計風格來判斷一間酒店是否高級,他認為,用風格去描繪和定義一間酒店,用一張標志性照片去標識一間酒店的時代正在過去。“最高級的酒店應該是當地社交圈的縮影,酒店最重要的還是人,一是去呈現它的人,即服務的人是不是可愛,二是出現在里面的人是不是恰如其分。”
而對于部分網友將J酒店室內設計詬病為“土”和“俗”一事,汪詩原認為這種評價是有失公允的。其早在三月便去試住過J酒店的兩款客房,對室內家具的質感與管家的服務都贊賞有加,并認為這是他近一年來住過最舒適迷人的都市酒店客房之一。但其又進一步表示,“我當然覺得J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也有諸多亮點。好的地方大家發揚一下,不好的地方討論如何改進,而非以偏概全地評價其為‘土’。”
同時,在汪詩原的設想中,一間理想的高端中國風酒店應該是崇尚原創、社區友好和質樸本真的。“不要怕在原創的過程中被說某些東西落俗了,或者是還未成體系,只要我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慢慢規整的過程中會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所以我覺得需要給國牌一點時間,而不是鋪天蓋地的口水。”
無論褒貶,J 酒店上海中心都可以算是高端民族酒店的又一個里程碑項目,相信這條路會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新聞咨詢欄目是編輯整理全球前沿設計風尚和行業動態作為分享和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簽:   上海J酒店設計 高端品牌酒店設計